小故事 大道理(2)、卖 菜
(2)、卖 菜 豫东某地。 今年以来,从春至秋,风调雨顺,无灾无害,庄稼和蔬菜俱获丰收。 丰收是让人欣喜的。毕竟是人勤地不懒,一份汗水换来一份收获嘛。 但是,代之而来的却是农产品滞销的问题。 收成再好,堆在家里,长在地里,销不出去,不能把劳动成果
前言:美文网是一个专业为广大读者朋友提供各种类型文章在线阅读以及摘抄借鉴的网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章。
(2)、卖 菜
豫东某地。
今年以来,从春至秋,风调雨顺,无灾无害,庄稼和蔬菜俱获丰收。
丰收是让人欣喜的。毕竟是人勤地不懒,一份汗水换来一份收获嘛。
但是,代之而来的却是农产品滞销的问题。
收成再好,堆在家里,长在地里,销不出去,不能把劳动成果变成真金白银,等于是狗咬猪尿脬----空欢喜一场。
实际上,丰产不丰收,比欠收欠产更让人窝心。
为让自家的农产品销出去,各家各户都是想尽办法,大有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之情形。
一日,同村的甲、乙两个菜农,各挑一担子菜,搭伴到集镇上去买菜。
到集镇后,两人摆下菜摊,一边吆喝,一边等候顾客来买菜。
不一会,甲菜农摊前来一妇人,要买三斤芹菜。他一边称菜,一边算账:一斤芹菜8角钱,三斤芹菜呢,是三八二十三。他收了2元3毛钱。买菜的妇人笑呵呵地离去了。
同去的乙菜农赶忙告诉甲菜农:你刚才的账算错了,三八二十四,你怎么说是三八二十三呢?你这不是憨吗?
甲菜农冲着南来北往的人群,大声反驳到:你才憨哩!明明是你算错了,咋说我算错了?就是三八二十三嘛。
他这一喊,惊动了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赶集的人,呼啦一声,把菜摊围了起来,大家都想知道个所以然来。
甲、乙两个买菜的,你一言、我一语,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从辩论到争执,最后大吵了起来。
甲菜农看到围观的人多了,就高声喊到:各位老少爷们!各位老少爷们!你们给我俩评评理。明明是三八二十三,他非说是三八二十四。他错了就错了吧,还说我憨。你们说,我俩谁憨?
乙菜农争辩到:就是你憨嘛!三八二十四,干嘛非说是二十三?
甲菜农说:你能,你能还咋弄出个仨牛九条腿的典故来?
一句话,把乙菜农整了个倒噎气。
这可是乙菜农最怕别人揭的伤疤啊。
小时候,在学堂里,老师提问他,一条牛四条腿,仨个牛几条腿?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九条腿!自此以后,在三乡五里,左邻右舍,就留下一个话把,而且一传就是几十年。今天,他本来是好心,却被当成了驴肝肺,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心人啊!
此时的乙菜农,气得是张口结舌,脸变成了猪肝色,蹲在菜摊前哑口无言,一口接一口地抽着闷烟。
听甲菜农一说,围观的人群哄堂大笑,也有许多人私下认为甲不会算账,有利可图,便纷纷你三斤我五斤的,抢着买甲菜农的菜。
临近中午,甲菜农的一担子菜卖了个精光。
而乙菜农呢,一担子菜却无人问津。
卖完菜,甲一边收拾担子,一边美滋滋的念叨着:你说憨,我就憨,三八二十三,憨的菜卖完,能的往家担!
听此言,乙恍然大悟,原来是甲故意把账算错,故意揭自己的短,和自己吵架,以达到吸引人来买他的菜的目的。
看着甲得意洋洋离去的身影,乙感慨的说:甲是大智若愚,胜人一筹,自己才是真正的憨呢!
这就是:
山外青山楼外楼,
强中自有强中手。
卖菜事小哲理有,
大智若愚胜一筹。
作者简介:立志军营16载,锻炼出刚直不阿的秉性,把爱和情寄予字里行间,跋涉在诗与文的山间小路,
声明:美文网所有文章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如果您觉得我们的文章还不错,可以收藏本站以便下次阅读。